“报告指出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加强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建设。”今年全市两会,市人大代表,丰都县纪委书记、县监委主任许可将提交一份关于在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建设中开通“三国文化主题”专列的建议。
许可介绍,三国文化作为川渝两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重庆的三国资源数量虽然不多,但级别高、有特色,有的属于三国文化中的精品甚至绝品。如“托孤”文化、八阵图文化、张飞文化、忠义文化等。
然而在调研中,许可发现,当前川渝“三国文旅”线路开发存在传统文旅线路多有遗漏、三国遗存保护与开发没有形成协同效应、三国文化开发程度较低尚未激活文化效益等问题。为此,他建议将川渝地区与三国文化历史相关的景点串珠成链,积极开发“铁路+文旅”新产品,重点打造“巴蜀结义情——三国文旅”线路,探索三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,让游客走进三国、爱上三国,进一步提升大旅游、大三峡、大武陵旅游品牌影响力。
具体而言,首先是以成渝两地共建为一期工程,之后可以成渝为主轴,通过点位串联、多线扩展、全面辐射、延伸外省等方式继续打造二期、三期工程,拉动成渝更多周边城市群(如成都、巴中、广元、丰都、涪陵、长寿、重庆等)、川渝甘陕、川渝鄂、川渝滇贵桂等地的跨区域合作布局。
其次,对之前被遗漏了的景点进行包装打造,研究开发重庆地区、成渝沿线、成都地区多条崭新文化旅游线路。重庆中线(渝中-北碚-长寿)、重庆东北线(彭水-忠县-万州-云阳-奉节)等,重庆三峡库区线(奉节-云阳-忠县-丰都-涪陵-长寿-重庆渝中)环城游等。
最后结合历史上刘备、诸葛亮等从湖北溯江而上至重庆入蜀建立政权的行军路线,重点推出三条成渝沿线(成都-雅安-资阳-夹江-宜宾-泸州-重庆;成都-盐亭-阆中-南充-遂宁-重庆;成都-德阳-绵阳-广安-合川-重庆),以文推旅,重走三国路,再续巴蜀情。